红楼梦封神演义等老牌IP扎堆回归影视改编为何偏爱经典
《消失的她》影评:追寻那片被遗忘的天空
夏日档期临近尾声之际,电影版《红楼梦》的预告片再次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期待。《封神第一部》也吸引了一批“自来水”,以明代小说《封神演义》和宋元话本《武王伐纣平话》为源头,将姬发成长经历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的线索。这并非是对古典名著改编第一次尝试,电视剧《封神榜》曾在过去风靡大江南北,至今仍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。
不仅如此,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,这些四大名著都经历过多次改编与重拍。那么,为何影视剧偏爱这类经典IP?答案似乎藏于其中:一座IP改编的富矿。
影视剧改编偏爱经典名著,其实早有端倪。就拿《西游记》来说,从1941年的《铁扇公主》算起,目前已经上映或播出的“西游”相关题材影视剧为数众多,近年也有如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的动画电影取得了不错口碑。而94版《三国演义》,不仅捧红了一批演员,还连带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品。
这个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。经典之作往往经过岁月沉淀,人物性格鲜明、内容丰富,不论拎出一个主角、一段故事,都给后来的创作者留足了想象空间。此外,这些古典名著与神话传说受众甚广,可以照葫芦画瓢地拍,也可以从中取材,有很大的市场潜力。
但同时,我们也看到,每一次好的改编背后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如87版 《红楼梦》,86版 《西游记》,它们节奏紧凑、台词朗朗上口,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又做出了创新,而2019年的动画电影 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成功也是因为它没有简单复制人们印象中的传说,而是在原有的基石上构建起新的故事。
然而,并非所有尝试都能成功,一些改变太过离谱,或许在短暂引起讨论之后,便迅速淡出公众视野,如新版电视剧中的某些选择,它们未能找到情感共鸣,最终遭到了观众的一致谴责。
因此,无论是对于老牌IP还是任何新的创作,要找到情感共鸣并不容易。在尊重经典基础上创新,同时服务于当代观众需求,是每一部影视作品需要达到的境界。而最终是否能够成为一部真正优秀作品,则需时间和观众共同检验。